首页>

桂平紫荆瑶族婚礼八音

 编辑:信息采编  来源: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  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165



  桂平紫荆瑶族婚礼八音,在我们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广西八音的扩展与延伸,和汉民族八音一样,也是一种 “吹打乐”。2007年,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
 
  在与汉族八音大同的基础上,紫荆瑶族婚礼八音也有它的另一特征特点。以唢呐、皮鼓、小钹、小锣、沙锣、牛角等吹打器乐组成,是婚礼的主要器乐演奏形式。
 
  瑶族的婚姻,男女双方可根据各自家庭的情况以及居住环境的优劣,选择女嫁男家或者男到女家。婚后的第一个子女随父姓,第二个子女随母姓,无性别歧视,男女平等。男到女家的,女家请八音;女嫁男家的,男家请八音。
 
  在瑶族婚礼中,八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婚礼的前一天,主家便在正厅左边摆好了八音抬,抬脚上贴上红纸表示办红事喜庆。桌面上摆着两个味碟,这两个味碟,在婚礼活动中,自始至终一直摆放在八音桌上。中途只能更换,不能撤掉,直至婚礼结束,以表示对八音艺人的敬重。办喜事的主人家要请八音,要提前发请帖邀请八音队,其领队再去组织吹奏人员到时前往。八音队在开始吹奏时要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主人给八音队奉上一个红包,八音队为首的师傅又回赠一个象征性的红包,讲上几句祝颂的话,然后才开始吹奏。办喜事的人家,一般在厅堂靠门左角放置一张八仙桌,八个八音队成员分坐四边,视喜事进行的程序而吹奏各种不同的曲调。瑶族同胞重礼仪,特别是在办婚礼时每进行一个礼仪程序,就吹一种曲调,按顺序为:起(开)台、接(迎)客、请(敬)茶、洗脚、出茶、请坐(入席)、敬酒、收碗、出拜、收拜、送客、洗台等,办婚礼时有贴对联的加一曲“贴对联调”,视程序多少灵活吹奏,有些省略的程序就不吹奏。新居进宅的,要沿着新居四周吹奏一圈才回到厅堂吹奏。接亲路上举行“串亲”仪式时唢呐手要按规定顺序绕着送亲的人吹奏迎客调,接亲方还要应答送亲方人的提问,直至答对、答完送亲方才肯起走,这时八音队才算完成吹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