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

浔州故事——二百多年前,一位江西人远赴浔州府做官,他为地方做了什么贡献

 编辑:网络  来源: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  时间:2024-07-21   浏览次数:176

胡南藩,生卒年月不详,清代江西星子人,字楚雄,号植堂,世居长冈垄,生而英敏,有卓尔不群之概。他好读书,博览群典,13岁入学,15岁补廪。雍正癸卯(推测为雍正元年,即1723年)举于乡,甲辰(推测为雍正二年,即1724年)联捷进士。
  胡南藩曾选授山西临晋知县,不久后调往四川彭县,后迁任广西永利州,旋擢浔州知府。他在清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752—1761年)任浔州知府,是在浔州任职时间较长的知府之一。他为浔州府做出了诸多贡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治理地方,改善民生:到任后呈现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良好局面。加强城乡秩序治理,葺前代忠义有功各祠,倡议修建了学宫、书院、道路、桥梁、崇圣祠、文昌阁等文化设施,为发展地方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等做了大量工作。遇桥梁道路应修者,必加意治之。使当地井然有序,改善了民生,让人民生活趋于安宁富足,赢得了浔州历代地方官员中“循吏之最”的赞誉。据说今天桂平中山公园门口一对青石狮子,就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年间,浔州知府胡南藩重修浔州府署所置。

(中山公园狮子图片)

  发展文化教育:倡议修建学宫、书院等文化设施,为发展地方文化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位于桂平城内的浔阳书院,明万历元年(1573)左参议高则益、御史唐炼,以分守别署改建为浔江书院。乾隆二十年,胡南藩在重修浔州府学时,彻底把浔州府学按孔庙的规制建设完成,将府学建设成全城最好的建筑,并将八贤祠之周、程三先生牌位祀于院内,胡南藩是一个重视传统儒学教育的官员,他在《重修浔州府学记》中曾写道:“凡我同官,欲思所以鼓舞振作,树之风声,厉边方之士气,布兴朝之声教,远追汉谷永、吴陆绩之治,近无愧于程子之言也!”

(浔郡中学堂)
  主持纂书修志:浔州为唐代所置,汉属郁林郡,自古为僮瑶先民的中心居住地。元朝升浔州为浔州路,遂改为浔州府,统辖桂平、贵县、武宣、平南等县,治所在今桂平县。乾隆十九年(1754年),胡南藩主持修纂了《浔州府志》,该志于乾隆二十一年刊刻发行,现藏于国家图书馆。胡南藩修纂的《浔州府志》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以丰富详尽的内容,记录了浔州地区的发展变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研究浔州历史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沿革表、疆域、山川、建置、民赋、学校、职官表、选举表、传略、经政、宦绩、迁谪、艺文、峒蛮、综记等部分,为了解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珍贵的素材。为学者研究清代地方史、民族史、文化史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文化教育等情况。

(浔州府志复制版图片)

 促进地方开发:在南门外修建浔阳楼、迎晖亭等;对西山进行了保护性开发,使西山名声日隆,如今西山上的乳泉榜书大字便是由他题写。

 胡南藩还邀请他的表兄曹秀先游西山,并留下墨宝,刻石镶嵌在西山上,如今已成为西山镇山之宝。

(曹秀先游西山书法图片,现存于龙华寺内)

  曹秀先是江西南昌新建县人。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清朝翰林,政治人物,文学家,书法家。为《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曾特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书法,取法钟、王,自成一家。

(曹秀先书法,图片来自网络)

(龙华寺收存的古代石刻之一)

  一块存于龙华寺大雄宝殿右边西院的石刻,立于乾隆二十二年”为公元1757年的禁山採樵碑,真实记录了胡南藩为保护培育西山风水树木的巨大贡献。碑文抄录如下:

 特授广西浔州府正堂加四级记录十九次胡 为严禁樵采以培风水事,照得:思灵一山乃众山龙脉结聚之所,有关通郡风水,故郡城衙署、民居悉以此山为靠。历久相安,即其明验。自宜加意培护,以保众生。山中所建龙华寺、郡主祠,高居云表,遐迩具瞻,亦属向来胜迹。现因日以颓废,经寺僧清彻等唱缘重修,一新旧制,且务恢宏。殿宇巍峨,亭台错落,实为此山增胜。惟是山岭之秀,全籍加培竹木,必须一望郁葱,庶形不孤而气常聚,于地方风水始能悠久。即花宫莲界辉映其间,亦觉生色。乃思灵山内,木虽曾以美称,而无知愚民竟以樵采图利,旦旦伐之。现在已渐稀疏,久之必成濯濯。事关风水,难以因循,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府属军民人等知悉:嗣后采薪须离寺场远处采伐,不得于该寺前后左右贪近砍取,以致剥削山灵,伤残地气。倘敢故违,许该僧禀报地方官,即行拿究,计赃准窃盗治罪。妇女有犯,咎坐夫男。本府为保全通郡风水起见,尔等既思谋生,亦当思所以保全生命。况附近思灵一带山场甚多,不过樵径稍远,仍堪采取,并未有妨贫民生计。务宜凛遵毋违。特示。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立

     (注:“特授广西浔州府正堂加四级记录十九次胡”之“胡”,为郡守胡南藩。“乾隆二十二年”为公元1757年。

  碑文中一句“本府为保全通郡风水起见,尔等既思谋生,亦当思所以保全生命。况附近思灵一带山场甚多,不过樵径稍远,仍堪采取,并未有妨贫民生计。” 体现了胡南藩既要保护西山风水,又不忘体恤民生多艰,砍柴走远一点罢!今天,我们走进西山,体会古树参天的意境,第一个就会想到胡南藩。

(西山风景殊秀,古树参天)

  留下众多诗文:胡南藩喜爱吟咏,常与文士酬答唱和,留下了不少诗文作品,民国《桂平县志》收录他的诗文9篇,如《浔州左右江考》《重修浔州府学记》《喜雨楼记》《紫荆桂说》等。他还著有《五峰书屋文稿》《松野诗抄》等。让后人能领略到彼时的风貌,也有助于了解桂平的前世模样。现录胡南藩几首诗文:

铜鼓滩二首

铜鼓何年铸,曾闻跃此滩。

渔人招不得,神物出应难。

昔年铜鼓曾飞去,此日涛声杂鼓声。

新息从来余战具,冯夷莫浪逐浮名。

雷霆怒激鼍龙吼,风雨狂呼估客惊。

我欲铲平溪路险,石岩荦确一舟横

东塔

浮图直插桂平东,总作浔阳锁钥功。

二水远从黔郁到,三江遥与楚交通。

滩头日暖频生紫,渡口霞开亦映红。

谁向狂澜留砥柱,口碑千载挹高风。

迎晖亭诗

水阔南关外,亭临古渡头。

钓筒浮蜒户,客缆系梧舟。

烟火千村暮,云霞一带收。

边城惭抚字,涸辙未全忧。

清风楼晚眺

极目江天谿,楼高压都城。

渔樵生计薄,滩峡暮云平。

斗米船余盎,长藤蘗断萌。

何须勤远略,南顾早澄清。

游白石

双峰矗矗接容山,中有仙人日往还。

寺影半沉红叶外,钟声多在白云间。

层崖月浸龙湫冷,古洞风回鹤羽闲。

愿借神泉千万叠,化为甘露洒尘寰。

白石山云

朝云白石留,暮云白石住。

葛李携云还,山根互吞吐。

罗丛山

丹崖隐隐洞门开,一片清光入洞来。

古窦凌空摇玉宇,澄波万道浴琼台。

眼前色相终非也,此外形骸亦幻哉。

拟驾星槎询月姐,仙岩圆缺几回来。

琼台

眼前色相终非也,此外形骸亦幻哉。

拟驾星槎询月姐,仙岩圆缺几回来。

(以上内容摘选自《桂平历代诗词选》)

 胡南藩在浔州的作为,体现了他的勤政爱民和对地方发展的积极推动,对浔州府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