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络 来源: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 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155
这时候,被派往广西作战并驻扎在南宁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却与孙中山政见出现分岐。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要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仿的联邦政制,以和平“南北妥协”的手段来谋求中国永久的统一。所以这次孙中山巡阅广西,主要是来和陈炯明商谈北伐事宜的。
(图片源于网络)
疑似“宝璧号”炮舰图片(图片源于网络)
“宝璧”号炮舰:广州黄埔船坞建造,1890至1891年完工,隶属广东海军。各舰为铁肋木质船身,每艘造价5万7千两;长47.5米,宽7.3米,吃水2.9米,排水量560吨;312匹马力单轴推进,航速9节;装备2门105毫米炮,1门85毫米炮,2门2磅机炮。
孙中山到南宁后,即刻与陈炯明连续会谈,反复向陈说明出师北伐、统一全国的重要意义,但陈炯明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含糊其辞,亦没有出兵参与北伐,最终导致后来炮轰“总统府”的事件。
10月24、25日,孙中山还召见了马君武、邓家彦、杨愿公、梁烈亚等4人,与广西当局策划北伐大计。
10月26日至28日,孙中山出席南宁各界人士举行的欢迎会,并对欢迎群众演讲。
照片摄于10月26日孙中山第一场演讲的地点——邕宁县(今南宁市)广西省参议会礼堂外,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见的,孙中山在南宁留下的照片。照片第一排坐者,右起第9人即是孙中山。
(图片源于网络:见邕睦礼乐“忆孙大总统来邕”)
1921年的叶剑英(图片源于网络)
至于民国十年(1921年),邹鲁、曹亚伯等以孙中山特派员的身份赴邕劳军的时间,是否与孙中山在桂平的时间一致?没有第一手的资料,但悬挂在桂平西山洗石庵的九十字长联却留下一段佳话
孔文轩出上联:
“苍梧偏东,邕宁偏南,桂林偏北;惟此地前列平原,后横峻岭,左黔右郁,汇交廿四江河,灵气集中枢,人挺英才天设险”。此联写桂平形势的险要,与邕、梧、桂、柳相呼应。
邹鲁对的下联:
“洗石有庵,乳泉有亭,吏隐有洞;最妙处茶称老树,柳纪半青,文阁慈岩,掩映十八罗汉,游踪来绝顶,眼底层塔足凌云”。把西山的洗石庵、乳泉、吏隐洞、西山香茶、观音岩、龙华寺的文昌阁以及罗汉殿等景致,巧妙地融入到联中。
传说还有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补壁的另一下联:
“吏隐志唐,罗丛志宋,大藤志明,迄满清龙骧紫水,凤起荆山,白马金田,散布万千兵甲,风流绵数代,滩鸣铜鼓谷传声。”
历数了唐代李明远,宋代程颖程颢,明朝大藤峡瑶乱和清洪秀全举旗发生在浔州府桂平地区的历史事件。
邹鲁先生记述如下:
民国十年秋,鲁奉国父命,赴邕劳军,经浔,陈师长章甫招宴西山,经入席,孔文轩先生曰:余有上联。已方食,曹亚伯先生漫应之,及书出,众有难色,鲁以出联,言浔之形势,不妨以西山风景对,因成下联而筵始开。宴罢,书之悬于佛寺。及日寇陷浔,恶。鲁主张抗日最烈,毁之。今邑重修西山,以函索书原联,遂丹书奉。但不胜沧桑之感矣。三十六年。
现在,桂平还有中山公园、中山飞阁、中山路等建筑物和道路等,均是后人对孙中山到过桂平最好的纪念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