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数”说大藤峡这一年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163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蒋菡 2020年9月6日,大藤峡水利枢纽水库首次达到工程完工前允许运行的最高水位——52米高程,左岸工程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一年来,大藤峡公司秉持“安全、规范、科学、高效”工程运行管理总原则,统筹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为推动新阶段珠江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交上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俯瞰大藤峡左岸工程
20000立方米每秒
在珠江委的统一调度下,今年7月成功应对20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确保了工程、库区以及下游防洪安全,成为珠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重要一环。
2021年7月4日,20500立方米每秒洪峰顺利通过大藤峡工程
4200万吨
一年来,2.1万艘船舶通过被誉为“天下第一门”的大藤峡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核载量达4200万吨,带动超42亿元产业发展,开启了广西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满载货物的船舶驶离大藤峡船闸,奔向粤港澳大湾区
39亿度
一年来,3台国内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昼夜飞转,39亿度清洁电能点亮万家灯火,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40万吨,为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总体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昼夜运转的大藤峡左岸发电厂房
2.4亿立方米
作为国家水网重大工程重要节点,2021年年初首次应急调水2.4亿立方米,相当于调配17个西湖水量,有效抑制河口咸潮上溯,保障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助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
2021年春节期间,大藤峡工程为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应急补水2.4亿立方米
260万尾
国内独特的“一保育中心、双增殖站、双鱼道、五人造生境”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形成,成为珠江流域最大的鱼类繁育基地。投放各类鱼苗260万尾,有效保护珠江—西江生物多样性。
大藤峡工程2021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