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推荐:
罗播乡是桂平市南区一个并不起眼的乡镇,在它的东北边,有以麻垌荔枝和白石洞天著称的麻垌镇,西边则是以“罗秀米粉荡秋千”著称的罗秀镇,就连南边的中沙镇也比它有名,因为那是源安堂的所在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偏远小镇,却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孕育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肉酒、葱苗饼、簕荔这舌尖上的美味号称“罗播三宝”,让罗播人引以为傲。
未到罗播乡时,记者便已久闻“罗播三宝”的大名,但也听说罗播偏远,路不好走。(公元1637年农历七月,徐霞客到麻垌游览白石洞天之后,途经罗播前往玉林,用了好几天时间。徐霞客《粤西游记》中写道:“二十五日,由都峡南行,……又行三里,为罗播村,……东渡一溪,南向登山甚峻”。)这次应友人邀请前往,却是一路畅途,宽敞的玉林至桂平二级公路从桂平直通罗播,沿途荔枝林连绵不断,让人心旷神怡。
葱苗饼:外香里嫩,清香扑鼻
因为地方风俗有赶早集的习惯,所以罗播葱苗饼只有早上才有,去晚点儿就卖完了。我们去时已是中午,圩上的葱苗饼已经买不到,但好客的主人专门请人为我们现场制作葱苗饼,让我们大饱眼福和口福。
一个大铁锅里,滚烫的热油翻滚不已。做饼的师傅手拿一个平底的碟形模具,从盆里舀一小勺白色的浓稠米浆,再用调羹舀一勺馅料堆在上面,又用米浆从上往下浇在馅料上,将馅料包住,并迅速下油锅。随着“嗞嗞”的油炸声,白色的米浆变成金黄色,并迅速鼓起来,成为包子状。半分钟左右的工夫,一只葱苗饼就炸成了。
葱苗饼在锅边晾了一会儿后,师傅招呼记者,赶快趁热吃,凉了就不那么好吃了。记者赶紧拿一个起来放到嘴里,温热的表皮掺着葱花,金香爽脆,里面的馅料松软可口,真正是外香里嫩。而馅料当中的茴香菜(以前多用葱花)中和了肉和油的油腻,其特殊香味清香扑鼻,让人食欲大开,连吃几个。
据介绍,葱苗饼的米浆是用大米、黄豆按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很关键,关系到葱苗饼的品质)泡水磨成稀浆,然后加入葱花,使表皮金黄中带翠绿色;馅料则随人所好,加猪肉或牛肉、鱼肉都可以,还有搅拌均匀的鸡蛋、鸭蛋,以及茴香菜。
制作合格的葱苗饼,关键是中间要能炸鼓起来,使米浆成为一层外脆里松的薄皮,而里面的猪肉是焖熟的,没有油气,这样就保持了馅料的鲜嫩多汁。
据介绍,罗播于元末建村,后逐渐发展成圩镇,罗播承禄古村等地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见证着罗播的历史。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罗播(以及由罗播分出的木根镇)劳动人民探索出了葱苗饼的制作方法,他们在吃葱苗饼的时候不改劳动人民本色,喜欢蹲在油锅旁边的长凳上趁热吃。由于皮太薄,葱苗饼容易受潮变软,所以不好打包,最好就是在油锅边吃。
肉酒:肉中有酒,酒中有肉
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桂平市宣传片中,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里,一个热气蒸腾的瓦锅翩然登场,被作为桂平“奇食”的代表,这就是罗播肉酒,肉中有酒,酒中有肉。
记者来到罗播乡时,好客的主人已经摆开阵势,准备给大家制作正宗的罗播肉酒。主人姓李,是当地制作肉酒的名人,凡有贵客到访,都是请他去制作肉酒的,可以说是肉酒文化的“传承人”。
记者看到,灶台上已经装了满满一大盘原材料。据老李介绍,那是猪杂,昨晚就跟屠宰户说好的,今天一大早送来,新鲜得很。煮肉酒,最重要的就是食材要新鲜。猪杂当中包含了一头猪从头到尾的精华:猪脑、猪嘴、猪肝、黄喉、小肚、猪心顶、硬喉、粉肠、骨髓,等等。而用来煮肉的,是22到30度的米酒,当地人自己熬的米双,酒度不算高。煮肉酒最好是用瓦锅,不放油盐,合上盖子用小火慢熬。火候控制到酒冒泡但不沸腾为宜,酒冒泡片刻即可享用。
在等候肉酒煮成的时间,记者和主人谈起了罗播的历史文化。主人告诉记者,时值农历“三月三”,罗播有“三月三”游北帝的风俗。北帝又称北方玄天上帝,是天上北斗七星之神,传说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四时天气的变化。传统的北帝诞活动包括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等。北方人称这些活动叫庙会,两广人称“菩萨行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民间信仰得到尊重,罗播民间遂自发恢复起北帝诞活动。据了解,广东的广州、佛山等地也有“三月三”游北帝的风俗,可见罗播文化和广东文化是有渊源的。
正说着罗播的历史,肉酒煮好了。主人端上瓦煲,揭开盖子,热气蒸腾而出,用火一点马上就着,幽蓝的火焰笼罩着整个瓦锅,顿时让大家的情绪高涨起来。主人招呼大家:肉酒要趁热喝!
记者不胜酒力,但也禁不住诱惑,大胆尝试起来。煮过了肉的米酒,酒味不浓,既有肉的鲜美,又保留了酒的醇厚,可以说既是肉汤,又是米酒。而在酒中煮过的肉更嫩滑,虽然略有苦味,但口感十分独特。据说,常喝有补肾强身的作用。
肉酒的来历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为人津津乐道。据说,明末清初,罗播有一个大财主,50多岁时发病,被诊断为绝症,活不了多久了。财主想多吃多喝,也不枉自己家财万贯,于是就从猪的各个部位割下一些,光吃猪的精华,还用酒煮来吃,有酒有肉,寓意富足。吃了一个月后,病情不但没恶化,反而好了。财主认定这肉酒能治病,便继续吃下去,身体更见强壮。慢慢地,肉酒就向四方传播开来,成为罗播人最引以为豪的特色饮食,成为罗播的标志性产品。
吃完肉酒,主人又端上一锅饭,只见白中带绿,色香味俱全。主人介绍说,这叫回春饭,是用茴香菜、切碎的猪杂、鸡蛋或鸭蛋,混合白米饭炒制而成。茴香菜的异香、白米饭的厚实,让这个宴席有了圆满的结局。
簕荔:皮薄核小,清甜爽口
时值荔枝开花时节,记者从麻垌、木根到罗播,一路上看见漫山遍野的荔枝已经开花,看来今年又是荔枝丰产年。虽说荔枝丰产不一定丰收,果贱伤农的事情时常发生,但不管其他品种的荔枝如何低廉,罗播簕荔的价格都不会低,因为簕荔只有少量地方出产,产量不高,味道又好,所以价格比普通荔枝贵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不愁卖,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
据介绍,罗播乡境东、南、中部为山区,西北部则丘陵相间,是“六山两坡一水一分地”的地方,全乡多为红粘土,土质比较肥沃,十分适宜荔枝种植,罗播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桂平市第二位。
簕荔学名桂味,又名麻荔、冰糖荔,6月下旬成熟上市,以核细、肉厚爽脆、清甜、有桂花味而闻名,是重要的出口水果。罗播的朋友介绍,簕荔的一个特点是,还未红透、皮还绿的时候,果肉就很清甜了,不像其他荔枝那样,如果不成熟的话,果肉是酸的。
据了解,在广西只有罗播等少数地方有簕荔,产量不多。自治区优农中心的专家曾到罗播对簕荔现场品评,对簕荔的重量、横纵径、焦核率、可食率等进行科学测量,并对荔枝的内外感观进行客观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罗播桂味(簕荔)皮薄核小、清甜爽口,品质优异。
为了发展簕荔生产、促农增收,近年来,罗播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指导各村农民成立合作社,努力扩大簕荔种植范围,不断提高簕荔品质,并在包装上下功夫,以期让簕荔这个罗播的特色品牌走向更多的人群。